top of page

引言

20世纪初叶,许多中国知识分子因为祖国动乱不安,向往到南洋谋生,因此南迁星马。当时的马来亚还只是个殖民统治下的移民社会,文化意识薄弱。槟城和新加坡两地因为商业相对的发达而吸引聚集了大批中国南来的文人、艺术家,他们大多从事商业美术、报刊文艺、学校教职以维持生计;也有以私人开办画室和美术学校,招收门徒,传授美术技法等成为当时常见的社会现象。

 

20年代的社会民风低落,文艺界人士很容易聚结在一起,以便开展美术创作和美术相关活动。许多久居之后萌生落地生根理念的文教界人士开始致力于开拓和耕耘南洋文坛这片荒土,努力为南洋文艺发展寻找新方向。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和革命文学理论也为侨居的华侨文艺发展注入了生命力,由此产生了马华文艺,并

朝向开创具有区域性的“南洋文艺运动”前进。

 

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适逢世界经济不景气,华社文艺思潮随之衰退,地方色彩的创作情绪低落。直到1935年始,文艺界才逐渐复苏,转向反映现实及富有实感的文艺作品,并出现了《马来亚文艺》这个新名词。文艺界肯定马华文艺有其存在的意义价值及独特发展的空间,从此马来亚本土化思潮开始获得积极的提倡。

30年代下旬,国际局势动荡,中日关系日愈紧张,马华文艺工作者的态度更是积极;在创作题材方面力求反映现实,展现居住地的风土特色,同时探索一种身份的认同。在情感方面,希望联络同道聚结相互研究砥砺,共同组织画会或是社团,虽然都是以艺术为共同导向,但是还保留了地域分野、师承渊源的关系。如最早的几个华人美术社团:1927年新加坡的《星洲美术研究社》及1929年吉隆坡的《南洋书画社》, 都是当时相当活跃的团体,对于带动艺术风气有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从着重研究和论述一个缘起于二战之前,注册于马来西亚建国之前及成长于建国之后的艺术社团《槟城艺术协会》的成长点滴,按其发展的历时性划分,可以分成6个历史阶段,并根据微观的横向性发展模式和宏观的历史社会结构分析,探讨《槟城艺术协会》在马来西亚美术史上的定位。

bottom of page